大手筆投資頻現 光伏公司加快擴產
截至8月31日,光伏產業鏈有7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半年報,合計實現歸母凈利潤585.79億元,其中逾六成公司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
在行業發展向好的背景下,光伏行業上市公司大手筆投資頻現。業內人士表示,政策支持優化光伏產業,現有的硅料擴產規劃可滿足長期光伏裝機需求。
業績亮眼
從細分領域看,硅料硅片、光伏電池組件、光伏加工設備等環節的公司上半年業績亮眼。
Wind數據顯示,硅料硅片環節上市公司上半年合計實現歸母凈利潤246.66億元。通威股份(53.010, 0.13, 0.25%)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603.39億元,同比增長127.16%;實現歸母凈利潤122.24億元,同比增長312.17%。
大全能源(55.530, 0.20, 0.36%)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63.4億元,同比增長262.16%;實現歸母凈利潤95.25億元,同比增長340.81%。公司主要產品為高純多晶硅。上半年,公司多晶硅產量6.67萬噸,占國內多晶硅產量的18.3%,銷量7.64萬噸。
光伏電池組件環節上市公司上半年合計實現歸母凈利潤120.77億元。愛旭股份(35.580, 0.02, 0.06%)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59.85億元,同比增長132.76%;實現歸母凈利潤5.96億元,去年同期虧損2375.81萬元。
隆基綠能(51.950, 0.75, 1.46%)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504.17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64.81億元。
擴產提速
光伏企業擴產步伐提速。隆基綠能、通威股份、TCL中環(48.590, 0.48, 1.00%)、合盛硅業(108.520, -3.68, -3.28%)、東方日升(29.130, -0.03, -0.10%)、上機數控(140.710, 5.84, 4.33%)、特變電工(24.780, 0.00, 0.00%)等光伏產業鏈公司紛紛宣布大手筆投資計劃。
合盛硅業、特變電工等上市公司擬加碼硅料產能。合盛硅業擬投資175億元在新疆建設年產20萬噸高純多晶硅項目。特變電工擬投資176億元建設年產20萬噸高端電子級多晶硅項目。
光伏設備企業上機數控擬切入上游硅料環節。公司計劃投資118億元在包頭市建設年產15萬噸高純工業硅及10萬噸高純晶硅生產項目。
隆基綠能計劃投資195億元在鄂爾多斯(18.130, 0.53, 3.01%)伊金霍洛旗蒙蘇經濟開發區建設年產20GW單晶硅棒和切片項目、30GW高效單晶電池項目及5GW高效光伏組件項目。TCL中環計劃在呼和浩特投資206億元建設12萬噸高純多晶硅項目、半導體單晶硅材料項目以及國家級硅材料研發中心。
太陽能(8.020, -0.06, -0.74%)電池組件龍頭東方日升表示,看好異質結電池技術,計劃投資152億元在寧波建設年產15GW N型超低碳高效異質結電池片與15GW高效太陽能組件項目。
在上市公司紛紛投資的背后,硅料價格持續上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數據顯示,8月25日至8月31日,單晶復投料主流成交均價為30.72萬元/噸,單晶致密料主流成交均價為30.51萬元/噸,單晶菜花料主流成交均價為30.25萬元/噸。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呂錦標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多晶硅價格上漲的根本原因是供求不平衡。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日前表示,從各地裝機規劃看,預計光伏市場或開啟加速模式,將今年新增裝機預測調高10GW,預計全年新增裝機將達到85GW-100GW。
政策引導
光伏產業鏈現狀引起有關部門關注。
相關部門要求,根據產業鏈各環節發展特點,合理引導上下游建設擴張節奏,優化產業區域布局,避免產業趨同、惡性競爭和市場壟斷。支持企業通過戰略聯盟、簽訂長單、技術合作、互相參股等方式建立長效合作機制,引導上下游明確量價、保障供應、穩定預期。
“在全球大力發展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背景下,占全球主導地位的中國光伏行業全產業鏈進行擴張。但多晶硅原料端擴產周期長、投資強度大,而硅片、電池、組件端產能擴張過快,使得下游爭搶原料,引發硅料價格上漲。”呂錦標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業內人士表示,政策支持優化光伏產業,促進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建設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常務副會長林如海預計,2022年國內多晶硅產量將達到81萬噸。長期看,現有擴產規劃可滿足長期光伏裝機需求。
來源:中證報
下一篇:返回列表